農藥殘留是農藥使用后一個時期內沒有被分解而殘留于生物體、收獲物、土壤、水體、大氣中的微量農藥原體、有毒代謝物、 降解物和雜質的總稱。施用于作物上的農藥,其中一部分附著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氣和水等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殘存的農藥中的一部分又會被植物吸收。殘留農藥直接通過植物果實或水、大氣到達人、畜體內,或通過環(huán)境、食物鏈zui終傳遞給人、畜。農殘剝離器可以降解水果蔬菜表面的農藥殘留。
正常情況下,酶催化神經(jīng)傳導代謝產物(乙酰膽堿)水解,其水解產物與顯色劑反應,產生黃色物質,用分光光度計測定412nm下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值,計算出抑制率,通過抑制率可以判斷出樣品中是否含有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的殘留。
1、用清水洗干凈后浸泡:特別是葉類蔬菜,一定要先清洗后浸泡,否則等于將果蔬浸泡在稀釋了的農藥水里。必須等所有清洗工作做完了再切菜,否則,殘留農藥就會順著切面滲透到蔬菜里。
2、先清洗后堿水浸泡:先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浸泡到堿水中5~15分鐘,然后用清水清洗3-5遍。
3、去皮法:外表不平或多細毛的蔬果,較易沾染農藥,因此食用前,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
4、加熱法: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隨著溫度升高,分解會加快。如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在下鍋炒或燒前先用開水燙一下。
5、陽光曬:經(jīng)日光照射曬干后的蔬菜,農藥殘留較少。
6、儲存法:對于方便貯藏的蔬菜,先放置一段時間,空氣中的氧與蔬菜中的色酶對殘留農藥有一定的分解作用。